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入选名单,我校共有2个项目成功入选该名单,既实现了学校在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中“零”的突破,又为下一步申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的申报工作,严格按照提前谋划、精心准备、注重质量的要求,最终推荐了5个项目申报2025年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经过市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环节,我校推荐的高校数字文化资源开发项目—《重庆“红色文化之旅”大思政实践育人数字资源开发》和“红岩思政”原创文化精品—《原创思政类主题话剧<片片红叶情>》2个项目成功入选。
近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先后印发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时代新人铸魂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认真抓好“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举措》等指导性文件,切实构建起“1+5+45”的思政工作新体系、新格局。
学校新增“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5个,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联合申报的《听党话 跟党走—重庆大地上的红色之旅》入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融、汇、贯、通”教学改革与实践案例获市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立青年志,践中国梦—“一堂一团一社一中心”的红色育人实践》获“2024年重庆市‘大思政课’建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一等奖,先后获2024年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二等奖2项,思政课教师在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依托教职工理论学习、“三会一课”、青马班、每周班课等载体,注重抓好师生理论武装,先后组建师生理论宣讲团、讲师团 23个,三年来累计开展校内宣讲 300 余场次,音乐学院律风志愿宣讲团和红旗飘扬志愿队分别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宣讲团和井冈山精神宣讲团。打造“强国有我—青年有话说”“榜样的力量—半月谈”等“党建+”品牌,党政领导干部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结对子。注重优秀青年党员、团学骨干示范引领,开展国家奖学金获奖对象事迹报告会、“优秀毕业生”主题宣传,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40名学生赴京参演《伟大征程》,30人在京递交入党申请书受到中宣部表扬,返校后组建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大中小学、社区企业宣讲 60余场次,工作成效被中宣部党建网刊载。
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校注重把中国艺术家精神中所蕴含的吃苦耐劳、肯钻肯练、崇艺培德的精神传导给学生,让他们聚焦学习、热爱学习、真心学习,能够在课堂内“坐得住”、在剧场里“演得出”、在舞台上“唱得好”,最后能够在人生的马拉松队伍中“跟得上”,真实回答好才干增长的“必答题”。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在校内广泛培育“十大育人”精品项目20余项,稳步开展质量创优和过程跟踪,持续巩固育人成效。制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工作清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质量,让专业课教师成为思政工作的重要参与人、具体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技能引路人、行为示范者。在组织师生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重庆市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世界大河歌会、川渝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家级和市级重大演出的基础上,又让师生纷纷走入中小学、部队、乡村和社区,既让师生们在实景演出中亲身体验、实践感悟、升华思想,又通过连续不断的演出持续磨炼学生专业技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学生先后完成《浴血红花》《山那边》《誓言》等原创舞台艺术作品产出。
《浴血红花》
《山那边》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聚力打造“红岩艺匠”思政育人品牌,全面提升学校思政工作者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做好项目培育的整体规划与统筹安排,培育打造更多具有重艺辨识度的思政工作成果,努力培养更多德艺双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尚文大道887号
电话:(023)62335597
邮编:400067
版权所有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渝ICP备15000484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993号
技术支持:瑞秀科技